实践探索

您的位置: 首页» 实践探索

应对灾害,党员为先,守护和谐

作者:党建研究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03日

  

  

       自2008年以来对于我国雪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我们华夏儿女同胞们饱受痛苦。加之我国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知识相对欠缺,自救与互救能力的匮乏,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惊慌失措,往往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在应急救援部队进入灾区现场前,获救的关键就是依靠民众的自救互救,一方面,面对事故和灾害的不可预知性,另一方面,在人类面对同样灾难中,自救知识和生存知识储量差异大小和灾害程度呈现典型的反比关系,四川地震及其他灾害中的报道就反映出全国民众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薄弱。所以如何提高民众灾害现场的自救互救技能,掌握意外伤害的急救技术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宣传突发灾害中的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广大居民的对灾害的预防和救治意识和认知,减少不比要的伤害,发挥党员的战斗先锋堡垒作用,承担挽救人类生命、保护人类健康的社会责任,支部组织了这次“应对灾害,党员为先,守护和谐”的活动。我们采用了一讲、二展、三练、四比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了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互救知识以及简单的止血、包扎等技巧。同时结合自身中医药背景,向社区居民传授一些基本的中医养生保健技巧和知识。一讲:我们邀请了校红十字协会熟悉急救知识的老师和同学向社区居民讲解地震、火灾、煤气泄漏、雷电天气等突发灾害面前的一些自救和互救的原则、知识、技能。同时支部结合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教育党员同志如何在灾难面前加强自身党性认知,发挥战斗堡垒和表率作用,安抚群众情绪,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二展: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摆放展板、悬挂条幅的形式向社区群众宣传自然灾害的危害以及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同时利用这些形式向社区群众形象生动的展示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三练:组织现场群众自愿组合分小组进行心肺复苏、伤口包扎、伤员搬运等技巧的演练竞赛,并请老师现场评分指导;四比:采取有奖问答的形式,鼓励现场群众积极参与自救互救知识竞答,强化宣传效果。此次活动受到同学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大家认为在当前国家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日益重视的时机下,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自救互救知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人们群众预防和应对各种灾害的意识、技巧和能力。同时本次活动结合抗震救灾中的先进事迹和个人对广大党员进行教育,使党员同志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在灾害中的责任和职责,提高党性修养,让支部党员在具体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了党员的战斗凝聚力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