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召开后,北京中医药大学立即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
25日晚,作为主任委员单位,我校召集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以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与会委员围绕如何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以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培养真正能够传承和创新中医药的人才进行了热烈研讨。
26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66个中医学类专业的负责人、28个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以及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和代表齐聚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经验交流,并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如何扎实推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医处副处长张虎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现代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以推动高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教指委要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探索原有学科专业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要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重视专业建设,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要重视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育部中医学类教指委会议上,教指委主任委员、我校党委书记谷晓红代表中医教指委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谷书记说,今年是教育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今天会议的目的,一是进行一流专业建设点评审推荐工作,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推动中医学专业一流专业建设,提升中医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谷书记表示,一流专业的评选并不是最终目标,不是终点,我们要秉承“以评促建”的态度,以一流专业建设为一个新的起点,一流理念,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团队,一流条件,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质量保障,培养一流人才,全面促进“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中医学类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中医人才培养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在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学类教指委会议上,教指委主任委员、校长徐安龙代表中西医结合教指委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对莅临的专家领导表示欢迎。徐校长说,全国中医药大会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落地见效”,这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他希望与会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在中西医结合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中西医结合教指委能够真正起到“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的作用,能够圆满地完成好今年的中西医结合类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推荐工作。
全国59个中医学类专业的负责人和28个中西医结合专业负责人依次从专业建设、专业定位及特色优势、专业综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建设和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等方面汇报了本专业的建设情况。其中,谷晓红教授作为我校中医学类专业负责人,刘存志教授作为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负责人,分别作了汇报。交流汇报会后,中医学类专业教指委和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指委全体委员分别召开了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评审推荐会。
本次会议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之后召开,是对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一次集中检阅和展示。会议期间,各专业负责人现场交流了专业建设情况,也结合如何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如何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谈了自己的体会。
教育部中医学类教指委主任委员、我校党委书记谷晓红说:今天,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45位委员,全国66个中医学类专业的负责人,齐聚北中医,共同研讨交流中医学专业建设和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这是全国中医教育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迈出的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中医药拔尖人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接力棒在我们这一代中医人手里,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贯彻到立德树人的实际工作中去,加快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构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格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以人才推动事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学类教指委主任委员、我校校长徐安龙说:昨天,全国中医药大会隆重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大会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落地见效”,这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今天,来自全国各高校中西医结合教育领域的领导和专家齐聚北中医,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进行深入研讨,并现场交流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情况,大家将相互学习,齐心协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共同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指引,坚定贯彻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继续秉承“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的理念,把中医药事业传承好、发展好,尤其是要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发出“北中医好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全国中医药大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召开的中医工作会,对于中医的医疗、科研、人才培养等,全方位提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大会强调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掌握中医思维规律,要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要把中医学和现代知识融合,把人文精神融合,是非常明确的具体指示,也为我们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指明了方向。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就是要传承中医的思维方式,传承中医的这种大医精诚的精神。但是传承的时候还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技的进展,不断地汲取当代的、至新的东西为我所用,让中医药学真正做到历久弥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说:全国中医药大会为下一步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孙春兰总理的报告中提出了5项任务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人才培养,中医药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如何培养能够传承创新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个目标任务是科研创新,我们中医药大学也担当着历史责任。全国中医药大会刚刚结束,我们就召开一流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这些都是为下一步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所以我对中医药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希望年轻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石岩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令人振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第一次将中医药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具有历史意义,这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整个会议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医药事业的热切期盼,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的大好时机。会议聚焦了守正创新这一主题,中医药发展既要继承又要创新。继承是要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中医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创新能使中医药事业更具备生命力,这是未来中医科学研究发展的创新方向。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说: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后,中医学类教指委就举办交流会,意义重大,对于同行间的交流和未来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期以来依赖师承培养模式,进入高等院校教育之后院校教育就成为了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间怎么更好地传承中医精华,要以现有院校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抓手,推动专业建设更高水平地发展,进一步探索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
广东药科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郭姣说:中西医结合在慢性代谢性非传染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优势,应进一步理解中医的辨证认知,将其发扬光大,并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阐释,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优势与特色。中医药学科与专业体系在新医学体系建设中大有可为。我们要践行自己的责任使命与担当,站在主流位置,发挥独特作用,积极治疗防控,充分展现出中医药学科专业的使用价值,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杨关林说: 中医药高等教育首先应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中医药高等教育前一周期发展速度非常快,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了牢固基础。我们要从自身做好内涵式发展建设,无论是学校的定位,还是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都应该更多关注如何服务大众健康,更多挖掘中医药服务受众中简便廉验的特点。新医学的开创,是中医学发展模式中自身理论的完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探求的过程,这会使中医学理论框架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完整,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